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最新动态—

知名作家东西做客崇文大讲堂作“文学与乡愁”跨界学术对话读书音乐会

2024-04-18点击: 文/滕黎君;图/傅卫


 

2024年4月16日下午,崇文大讲堂成功举办“文学与乡愁”跨界学术对话读书音乐会。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主任东西老师应邀做客本次跨界学术对话读书音乐会。我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统战部部长姚作芳在会上致辞。本次活动由我校图书馆、宣传部、统战部以及广西大学留学生人员联谊会共同主办,来自我校各学院各部门的200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跨界学术对话前,东西老师从阅读谈起,以一名阅读受益者的身份分享了阅读的作用、阅读的培养以及文学的作用。认为只有阅读是平等的、不分贵贱地域的;阅读给人带来安全感和温暖感,它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自信,提升我们的认知;文学作品起到提醒的作用,它滋养我们的心灵,拒绝心灵的沙漠化冷漠化。

“文学与乡愁”为主题的讨论中,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就“文学与家乡的故事”“文学与文化自信”“文学与文化走出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东西老师认为文学与在地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多维度的。写作是有记忆的,埋藏着你无法改变基因;文化自信是可爱、可敬、可信三者并存的,让人喜欢而自发地阅读,这才是真正的自信;同时以自身作品《纂改的命》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传播和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作品为例说明,真实的文学作品,既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学院院长孙瑞教授认为,文学是一种媒介,可以帮助我们把真实的自己传递出去。真正的自信就是敢于把真实的自我袒露出去,对外在评价无过激反应。文化自信,才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自信提出有它深刻的内在逻辑,文化自信也呼唤我们产生文化精英,不断产出好的文化成果包括文学作品,不断输出,把真实的中国传递出去,让别人更加了解我们。

我校君武文化研究院一级作家、八桂学者、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田耳教授认为在农村已经被水泥封死的当今,友情越来越超越亲情,乡愁应改为城愁 。并以莫言前后两次推销其作品为例说明,中国作家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写作,走出去,也需要一个契机。传播和接受永远是阴差阳错的过程。

文学院赵牧教授说,文学与乡愁,是以文学方式在思考沉重的浓厚的农村在不断发生激烈变化的人对命运的抗争。在阶层固化或者突破固化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心酸的东西,其中间的坚韧,恰反映了中国人的了不起。

剑桥大学返乡度假硕博连读研究生黄熙频表示,作为一个00后,故乡的概念更模糊,东西老师的《耳光响亮》里面提到的七星路唤醒了对故乡的回忆。乡愁,对年轻一代来说,是集体的童年记忆。

对话结束后,学生们与东西老师积极互动。来自文学院的两位学生提出:作品《回响》取名的寓意;如何看待只看影视作品不看原著的现象,影视作品对大家有着怎样影响的;来自马院的学生表示羡慕老一辈的创作环境,现在年轻一代无法耐心地不计后果地去做一件事情,您有什么意见建议吗?针对以上问题,东西老师热情洋溢地回答:作为一部心理小说,冉咚咚推理案件时,是心里推;一个人的心理形成,必有外部的因素,文中两条线呼应,有回响;主人公原叫冬冬,写作中间改为咚咚,亦是回响。对于不看原作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看影视不看原著和看原著本是两种不同的群体。东西老师接着回答,现在的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长大,缺乏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老一辈的抗压、忍耐力。因缺乏阅读的培养,很多读者看不懂复杂的小说接受不了复杂的现实,生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中。最后提倡深化阅读,把情商培养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捐赠仪式上,东西老师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一套本人作品,图书馆馆长王承就教授接受了赠书。

在各板块中间,古琴社、广西爱乐乐团小乐队倾情演绎了“兰亭序”“茉莉花”“高山流水”“莫扎特弦乐小夜曲”“多瑙河之波圆舞曲”等曲目。

 本次跨界学术对话读书音乐会,既是我校为配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423”世界读书日主题“走读广西”而举办的特别活动,也是为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五育并举”的一项重要举措。